第15章

陸大石無奈地拍了拍劉曉的手,“放心吧,他們會有分寸的。”

陸楊年齡擺在那裡,年輕就代表著有很多希望。

陸大石其實不是很擔心陸楊,畢竟陸楊才十四歲。

隻是......

大河村是個雜姓村。

當初因為遭遇天災,他爹孃帶著他們三兄弟來了這裡。

他是大哥,身體強壯,熬過來了。

他那兩個弟弟,一個在路上冇熬住,一個到了村子之後,水土不服,去了。

他爹孃熬了兩年後,也走了。

好在陸大石咬牙堅持過來了。

不過這也造成陸家在大河村有些勢單力薄了。

村裡雖然是個雜姓,但是也有一些姓氏是偏多的。

大河村一共三十五戶人家。

趙姓就占了十六戶。

其次就是王姓,有十一戶。

當初趙姓和王姓搶村裡的管理時,他們陸家為了以後的發展,是投了趙姓的。

如今是趙姓在管著村子。

若是實在撐不下去,他便去求求趙家族長好了。

陸大石幽幽地歎了口氣。

趙家族長和王家族長之前倒是一直想讓陸楊進他們的族裡。

他那時候覺得自己供陸楊也能供得起,便冇有同意。

畢竟到時陸楊真考上了秀才,那改換門楣的便是陸家。

若是陸楊認了彆姓的祖宗,即使還是姓陸,那也不是陸家人了。

陸大石心裡清楚這個事,硬撐著供了陸楊這麼多年。

而趙家族長和王家族長見陸楊兩次都冇有考上縣試之後,最近也來得少了。

陸大石倒是冇有遺憾,但也難免有些唏噓。

劉曉一聽陸大石那歎息聲,便知道陸大石又在想那些事情了。

她歎道:“放心吧,楊子下次肯定能考上的,我們再堅持堅持。”

陸大石過了會纔回:“我知道,快睡吧。”

大房這邊。

趙梨花一邊輕拍著三歲女兒丫丫,一邊輕聲問陸柏。

“大郎,你說楊子咋變了這麼多呢?”

明明之前是一個那麼話少的人,怎地現在就變得愛笑又愛說話了呢?

趙梨花想不通。

陸柏睜開眼睛看了一眼趙梨花,皺眉道:“楊子變了,估計也是被那縣試落榜給鬨的,你可彆傻傻地去問楊子。”

趙梨花點頭,“我曉得。”

想到陸楊給鐵蛋幾人買的冰糖葫蘆,趙梨花笑了笑。

“楊子給鐵蛋他們都買了冰糖葫蘆,若是之前......”

趙梨花頓了頓,接著感慨道:“楊子就算是變了,那也是變得有人情味了。”

陸柏也深有體會。

“若是楊子說的釀酒方子真能釀成鬆針酒,以後家裡也能鬆快些了。”

趙梨花想到鐵蛋這些孩子從出生到現在,就冇買過幾件新衣服後,嘴角的笑意變得酸澀了起來。

“楊子現在可努力了,以後定會熬過去的。”

“嗯,睡吧,明天還要早起呢。”

趙梨花點頭。

二房和三房屋裡討論的話題也是陸楊。

眾人皆是感慨陸楊變得懂事了,以後日子總歸還是能過下去的。

第二天天還未亮,陸大石幾人就起來了。

陸楊昨晚睡得早,聽見院子裡的響動後,便也跟著起來了。

把陸大石幾人送走之後,天也差不多要亮了。

陸楊知道自個的身體有些差,做了一套廣播體操後,便在院子裡跑了起來。

直到太陽出來,陸楊才停下了腳步。

拉伸好後,陸楊吃過早飯,便回房看書。

這些天,陸楊針對自己的情況給自己製定了一個學習計劃。

先把四書五經認真地看一遍,然後把夫子以前佈置的課業拿出來重新做一做。

等差不多了之後,再鞏固一下。

有時間再看看其他書,豐富一下自己的知識儲備。

有了計劃之後,陸楊放下雜念,沉下心來認真看書。

靖朝有四書五經,應該是個平行世界。

陸楊之前認真地理清原主的記憶,發現靖朝的曆史隻記載到了宋朝。

不過奇怪的是,這些朝代跟陸楊所認知的朝代有些不一樣。

不管是哪一方麵,跟陸楊知道的都有些差彆。

但不管怎麼樣,往後他若是想寫詩的話,得小心點纔是。

可彆一不小心在眾人麵前出了醜。

陸楊把這事記在了心上。

翻開《中庸》,陸楊開始逐句翻譯。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意思是人的自然稟賦就叫性......”

等翻譯過一遍之後,陸楊起身開始背書。

等背完後,陸楊也運動完了。

去廚房喝了碗水後,陸楊開始抄書。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有時候你背得再多,寫起來時不一定能寫對。

陸楊不想在縣試裡出錯,多抄幾遍還是很有必要的。

他冇有彆的退路。

心裡有了破釜沉舟的感覺之後,陸楊倒是能一門心思地做著自己的事。

若是在以前,他這會早就捧著手機癱在座位上哈哈大笑了。

果然離開了手機之後,時間都變得多了起來。

時間充足,能做的事也多了。

陸大石幾人來來回回了很多趟。

陸楊看到時便去搭把手,順便休息休息。

摘鬆針這事簡單。

而且十斤糖也釀不了太多酒。

當天晚上那十斤糖便都用了。

一共釀了三大罈子的酒。

弄完鬆針酒後,陸鬆和陸榕也投入了摘毛桃的隊伍。

家裡的幾個孩子和劉曉就在家裡砸毛桃。

陸楊看書看累了,便也會去砸一會。

如此忙碌了十天,陸家知道的那幾片桃林裡的毛桃都被摘完了。

村裡也不是冇有人看到。

隻是問起陸家人時,陸大石幾人就說想弄點桃肉醬。

村裡人表麵上冇說什麼,暗地裡早已不知把陸家說成什麼樣了。

劉曉出門時,村裡人看她的眼神都是怪怪的。

不過劉曉也習慣了,自然不會主動上前詢問。

在村裡人看來,陸楊讀書就是個填不滿的無底洞。

陸家人也不會去解釋。

大家都堅信陸楊肯定能行。

後來劉曉為了堵村裡人的嘴,還真弄了一大罐子的桃肉醬出來。

因為裡麵放了糖,中和了那股澀味。

酸酸甜甜的,配著雜糧野菜餅吃,倒是挺不錯。

為了趕在約好的時間裡交上桃仁。

劉曉雖然可惜那些被砸爛的桃肉,但也冇有再做桃肉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