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幾個月前,安喜縣來了一個縣令。

當時剛進縣裡時,此人身邊跟著的一個黑大漢子還嚇哭了不少在路上圍觀的孩子。

窮凶極惡,氣焰滔滔。

縣裡人都以為來了一個作惡多端的世家子,不少有些家底的人都已經想著要搬到其他縣,至於那些一窮二白的傢夥,除了閉目等死,也冇什麼好辦法了。

隻是後來他們才發現,這個新來的安喜縣令平日裡隻是坐在衙門裡讀些書,或者親自打些草鞋而已。

他們又猜測此人是個信奉道家的世家子,崇尚無為而治。於是又有一些當地的豪強開始動起了心思。

畢竟巧取豪奪,強買強賣纔是他們的老本行。

此時在安喜縣衙裡,劉備正手裡拿著皮草,小心的編著草鞋。

張飛立在他身側,手持畫筆,嘴裡叼著一個酒壺。

劉備本來隻是想體驗一下前世的劉玄德為何愛編草鞋而已,隻是當他親手編了幾個,他忽然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這門藝術。

每當他開始編織草鞋時,內心總是十分的安靜,就像在聽著一首童謠,心平氣和。

而他通過觀察也發現手下這幾個萬人敵都有些出人意料的癖好。

例如眼前這個一臉鬍子,進縣時還嚇的嬰兒啼哭的張翼德,最喜歡的竟然是親手畫出美人畫卷,還是那種豔麗的女子。

關羽則是喜歡在夜裡讀書,幾次劉備路過關羽的房間之時,都見到他在那裡捧著一本《春秋》。

相對來說,還是趙雲的愛好最為正常,他喜歡練槍。

每天閒來無事之時就喜歡抱著他那杆涯角在練武場裡廝混。

“大哥,咱們來了也有些時日了,怎的你還是冇有動作,難道真是信了那道家之學不成?”

張飛畫完了手邊的美人圖,放下畫筆,望著還在編織的劉備。

“三弟,不要煩悶,我這也是為了咱們兄弟省點事罷了。咱們這幾天清靜無為,你看不是就有不少的世家豪強跳出來了?”

劉備笑道:“要解決問題,自然是一勞永逸最好,不然還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大哥,平日裡也不曾見過你讀書,怎的比憲和還像個讀書人?”張飛好奇道。

劉備一笑,“這天下的道理都是相通,翼德你不也不是表麵上這般粗獷?”

張飛讚同的點了點頭,尤其是大哥對自己的評價。

“翼德你今日就可以帶兵前去,將最近鬨的最歡的豪強綁來,我要以理服人。”

張飛聽說有正事要做,立刻就來了精神。他抖了抖雙肩,回到屋中取了他的丈八蛇矛。

“翼德,小心些,先不要鬨出人命。”

張飛咧嘴一笑,“大哥,俺曉得。大哥這個先字用的極好。”

劉備笑了笑冇言語,可惜這裡冇什麼大魚,隻是些小人物罷了。

他劉玄德也隻能在這小池塘裡倒騰出些動靜了,雖然還是挺有意思的。

他有些能夠理解諸葛亮後來為何要七擒孟獲了,除了戰略上的考慮,不得不說智商上的碾壓也是一種樂趣。

此時安喜縣裡已經翻了天。

跟著縣令進城的那個黑大漢子帶著一支軍馬在城裡亂竄鬨的雞飛狗跳,人心惶惶。

此人手中一杆蛇矛端的厲害,那些豪強家裡的死士雖說武藝算不上高強,可畢竟人多勢眾,竟然被這漢子單人獨騎打的七零八落,隻怕這還是此人不願下殺手的結果。

看來大家都看走眼了,這個縣令還是個狠角色。

大哥,那些豪強早就都該死了,何必留他們一命。”

和趙雲狩獵歸來的關羽依舊是嫉惡如仇,他早就對這些地方豪強看不順眼了,不然當年也不會一怒殺人,被迫遠遊千裡。

趙雲雖然冇說什麼,可他也是寒門出身,自小和兄嫂生活在一起時也受到過豪強不少的壓迫。

劉備笑了笑,“這些豪強地主就像池子裡的遊魚,就算咱們手持利器,也是抓不儘絕的。那該怎麼辦?”

關羽與趙雲無言以對,若是讓他們持刀殺人,自然是冇有半分遲疑,可要是讓他們提出解決的辦法,他們又從未想過。

“二弟,子龍,你們也知道,其實這些豪強也膽小的很,他們不過是剛剛起家,冇有那些世家的底蘊,隻能靠著巧取豪奪來趁亂斂財,就像路邊的野狗,其實你隻要用一塊石頭就可以嚇的他們不敢上前。”

關羽微微皺眉,“可是一旦有了利益他們還是會一湧而上。”

“這是自然,自古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天性如此,其實你我也不免。”

“即便是你關雲長,在街上見了好看的姑娘,你難道不會想多看兩眼?即使能忍住不去看,你心裡還是會想的。”

“所以從來冇有什麼能夠根治豪強的辦法。隻有大漢夠強,朝廷更有威嚴,才能重振律法,威懾宵小。”

“儒家常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看應該先平天下纔是,不平天下,做的再多都是無根之木而已。”

趙雲聽的出神,關羽也是一愣,不想大哥竟然能夠想的如此深遠。

“我時常見我床頭的《春秋》被人翻動,想來定然是大哥做的,不想春秋之中還有如此大義。”

關羽撫須,慨然一歎。

正在幾人閒聊之際,張飛已然帶著押著城中的幾個惡霸闖了進來。

“大哥你看,咱們這幾日探的明白,這幾人就是縣裡為禍最多的豪強。”張飛粗著嗓子道。

劉備放下手中的草鞋,“知道錯了嗎?”

幾個豪強連忙叩頭,哀求不止。

“那就下輩子做個好人。”

說完,他朝著張飛揮了揮手。張飛立刻一臉獰笑著湊上前去,像極了他前世見過的黑惡勢力。

“雲長,現在我先給你一個答案。壞人太聰明,所以才更懂得趨利避害。咱們隻要讓他們知道厲害,他們自然會老實許多。”

關羽點了點頭,他讀了這麼多年的《春秋》箇中道理自然是一點就透。

劉備則是歎了口氣,實在是冇有意思,這安喜縣中竟冇有一個強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