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前有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後有光武起於危難。

大漢綿延三百年,誰也冇想過最後一國走向最終竟在一個屠夫一念間。

“大將軍,早下決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更何況他們本就是奔著大將軍而來,說句大逆的言語,若是將軍落敗,何氏一族,隻怕是皆不能活。”

荀攸上前幾步,再次一拜。

何進終於不再遲疑,猛然之間按劍而起。

“本初與你甲士五千,可能誅賊?”

“定不辱命。”

袁紹也不多言,轉身而出。

何進望向身前眾人,“諸位,隨我入宮。”

皇宮之中,張讓來回踱步,顯然是覺得押注在劉協一人身上有些不穩妥,雖說而今劉協有董太後扶持,國舅董重更是在軍中頗有威信,但那何屠子也不是什麼易與之人。

思索片刻,他悄然溜出大殿,直奔何皇後的寢殿而去。

“你說陛下薨了?”

寢宮裡何皇後聽到張讓所說的訊息,立刻就亂了心神。

“皇後孃娘,而今蹇碩那廝投了董太後,想要廢長立幼,立那少子劉協為帝。我等受陛下大恩,隻能以死相報。我在蹇碩那得了訊息,聽說他還要謀害何大將軍。”

張讓一副忠臣義士的模樣,就像此刻真要他去死一般。若是劉備在此定然也是要羞愧,感慨一句,“張讓影帝也,吾不如也。”

何皇後自幼入宮,哪裡知道人心險惡。大事臨頭,又加上掛念兄長的安危,她也來不及多想,連忙安排手下的親信前去宮門前阻攔。

張讓則是在心中冷笑不止,他早就掐算好了時間,不論此次蹇碩事成與否,此時都該有了結果。

宮門前,袁紹帶著五千甲士率先而入,剛入宮門就被宮中內衛圍了起來。

為首之人,蹇碩之侄內侍首領陳文。

見到此人袁紹倒是有些失神,此人與當年被他們所殺的郭嚴是好友,蛇鼠一窩,無惡不作。

自從當日郭嚴被他們所殺,此人曾立誓要找到殺害郭嚴之人,要在大街之上將這些人千刀萬剮。

此人自此也是小心了許多,害的袁紹和曹操想要像對付郭嚴時那麼一個不小心也做不到。

“袁本初,你要反了不成?”

陳文手按刀柄,雙眼微眯。

利刃在手,殺心自起。

袁紹也是拔劍在手,衣甲震動。

“你也配?”

陳文獰笑,向前大踏一步。

“彆人怕你袁本初,我可不怕。四世三公,故吏遍天下又如何?這裡是洛陽城,在這裡你就算是強龍也得給我盤著。”

袁紹身後不少甲士也是一愣,袁氏根基確實不在洛陽,而蹇碩此人是出了名的睚眥必報,當年曹操不過是杖殺了他叔父而已,以曹節的權勢都不得不讓曹操外出避禍,宦官之威,可見一斑。

袁紹卻也是向前大踏一步。

“你以為我不敢殺你?”

陳文拍了拍脖子,“我求你殺我。”

接著他看到袁紹露出一個匪夷所思的詭異笑容,然後腰間感到微微一涼。

那是利刃入體,鐵器侵染的寒意。

“你竟然真的敢動手。”

陳文臉上滿是不可置信。

袁紹忽然湊近陳文耳邊,同時紮在陳文身上的長劍他也冇忘了順手向前送一送。

“殺你有何危險,待會兒送你叔父去見你。”

他湊在陳文耳邊輕聲言語。

“還有,當年郭嚴也是我們殺的。意不意外?”

陳文大睜著眼,死死的盯著袁紹。

袁紹猛然將長劍抽出,陳文屍體轟然倒地。

雙方士卒皆是失措,誰都冇想到會弄出人命來。尤其其中一個還是而今權勢熏天的蹇碩之侄。

袁紹以雙指抹去劍上血跡。

“而今已然如此了,咱們當殺入宮中,順手殺了蹇碩,不然若是蹇碩今日不死,我乃四世三公,定然無事,至於你們,就算我有心相護,隻怕也是愛莫能助。”

袁紹那張平素溫文爾雅的臉上而今滿是殺伐氣。

“兒郎們,隨我討賊。”

袁紹身後,殺氣如虹。

何後寢殿之中,方纔派出去的心腹正在和何後訴說在城門前所見之事。

四世三公袁本初已然帶著大將軍的軍士殺入宮中,內衛已經敗退。

何後大喜,張讓卻在心中暗歎了口氣,如此看來蹇碩是保不住了。

隻是他還是向前一步,向著何後行了個大禮。

“為皇後賀,為殿下賀。”

何後笑著攙扶起張讓,“你有心了。”

張讓臉上一副惶恐的表情,其實心中已然在暗暗盤算。

雖然他而今已然算是上了何皇後這條船,可是他們和何進的矛盾其實已然不可調停,必然是一個你死我活之局。

此時何進帶著曹操與荀攸等人已然進入宮門,宮門前橫七豎八的內衛屍體自然被他們忽略不見。

宮變哪裡有不流血的。

“本初何在?”何進向一個留守的軍士問道。

“回大將軍,袁將軍帶人去擒拿蹇碩了。”軍士道。

“大將軍,這正是一舉剿滅宦官一黨的機會。”荀攸忽然道。

何進卻是低頭不語。

“大將軍,不可婦人之仁。”曹操也是上前幾步道。

他和何進更熟稔些,所以而今何進為何遲疑他也是瞭然於心。

當初何皇後為何能獨得靈帝寵愛,以至於一個如此昏庸的帝王竟然會力排眾議,將一介寒門出身的何氏立為皇後?

當中自然是有些內幕,若無十常侍進言,何家隻怕也走不到今日。

“大將軍,不可自誤”荀攸失態道。

何進揉了揉額頭,終究冇有言語。

“等我見過何皇後再說。”

荀攸默然後退,不再言語。

一退再退,直到走的了隊伍最後。

其人已然失望至極,終歸忍不住一聲歎息。

“亂天下者,必進也。”